企业介绍微信公众号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调皮的孩子更聪明、爱搞小动作的孩子更自律?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孩子叛逆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调皮的孩子更聪明、爱搞小动作的孩子更自律?

时间:2023-06-25 14:21:22

  孩子不够自律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对此父母需要有耐心和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意识和习惯。

  首先,父母需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缺乏自律意识和习惯。

  可能是因为孩子太小,还没有形成自律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目标和动力,或者是因为孩子感到压力过大,无法承受。

  其次,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并且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督促。

  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不能太过强制,让孩子能够逐渐自觉地接受自律的重要性。

  让孩子在自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

  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也不要过于苛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在探索和尝试中成长和发展。

  孩子不够自律是一个需要父母耐心和正确方法引导的问题。

  父母需要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并提供正面的激励,让孩子能够逐渐形成自律的习惯和意识。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总是做事拖拉,不够自律,父母在一旁操心督促,上述的道理都懂,却无效,怎么办?

  我们先来看看是自律到底指的是什么

  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遇到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原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保持稳定。

  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以及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对于孩子而言,自律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少父母的操心和干预,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孩子身上定义自律,存在两个确定是否自律的因素

  (1)没有其他人在场,多指老师和父母

  当孩子在父母或老师的监管下表现乖巧,而在他们不在场时放纵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因为孩子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和控制,缺乏真正的自律能力。

  这种行为被称为“他律”,即依赖外部力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相反,真正的自律是指一个人有自主意识和动机,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在面对挑战和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和原则。

  这种能力需要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而不是依赖于父母或老师的指导和安排。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真正地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的能力。

  (2)自我意志驱动行为,想做的事情做得特别好也属于这个范围

  一个真正自律的孩子不是只会盲目服从父母或老师的命令,而是会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主动去做这些事情。

  这种自律源于孩子自身的内驱力,而不是外部的压力和控制。

  因此,孩子需要自己发出内在的声音,如“我想学习,我要学习,我现在应该去学习”,然后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真正的自律必须先有“自”,再有“律”。

  如果父母的关注点仅仅是孩子是否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任务,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限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阻碍孩子自律能力的发展。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一旦脱离了父母的视野或掌控,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因此,一个孩子真正的自律状态不是成为一个事事顺从权威的“配合者”,而是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意志的“主导者”。

  这种孩子会在自己的内驱力的引导下,自主地思考和决策,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在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真正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的能力。

  那么,一个真正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具备着哪些特质呢?是否真的如题所说,越调皮的孩子越自律?

  第一,他们具有强烈的内驱力,能够自主地思考和决策,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在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二,他们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并在行动中表现出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尊重。

  第三,他们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克服内在和外在的干扰和诱惑,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第四,他们具有积极的心态,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从中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这些情况击垮或打败。

  第五,他们具有高度的自信和自尊,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各种情况和挑战,同时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成就和贡献。

  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懂得自我管理的人,父母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探索新的经验和挑战,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父母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自主权、鼓励他们自我反思和评估、让他们参与决策等方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个真正懂得自我管理的孩子将会在自己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成为一个有自信、自尊和自律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取得成功。

  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时候,容易进入以下两个误区:

  (1)要求立马看见效果

  家长们常常希望孩子能够自律,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然而,这种期望有时会成为孩子面临的一种压力,而非一种激励。

  这种压力常常会导致孩子产生抵抗情绪和应激反应。

  例如,当家长催促孩子写作业时,孩子可能会选择对抗或逃避,而不是自觉地完成任务。

  如果孩子长时间处于对抗压力的状态下,他们可能会变得疲惫不堪,难以进行有挑战性和需要动脑思考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学会自律似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任务。

  真正的自律需要在一个身心平静、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建立起来。孩子需要通过自我意志的驱动,自觉地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因此,家长应该创造一个支持孩子自我发展的环境,让孩子在相对轻松、无压力的氛围下逐渐建立自律的习惯和能力。

  (2)要求孩子自律完成每一项任务

  我们常常期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百分百自律,例如遵守规矩、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然而,自律并非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它需要孩子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来克服内心的惰性和外部的干扰。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挑战和压力,这可能会造成他们的身心疲惫。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完成作业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孩子需要有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以恢复身体和思维的平衡。

  真正的自律并不是要求孩子无时无刻地限制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而是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下自我约束,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渐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状态,从而形成自我认知。

  我们可以询问孩子在某个时刻或某个情境下的感受和想法,引导他们逐渐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和压力。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