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自我防御机制的第一步,就是去感受它,意识到它的存在。当面对另一半的批评时,尝试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批评者对事实的错误描述上,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聆听对方的观点。
在对方发表他们的意见时,不要打断、纠正或反驳对方,尽量使自己聚集于那些和对方看法一致的方面,如果他们的说法某些部分存在错误,可以另找时间去谈。
表达自己对对方观点的同意,哪怕只有很小一部分,也可以建立共识,成为进一步沟通的基础。对于你同意的部分,你可以说:“你说得对,那天我的确表现得……”
即使我们知道在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中并非只有自己有错,在听完别人的观点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清楚地描述自己的错误之处,然后按照前文的方式直接地表达歉意,从而将针锋相对的局面转换为合作解决问题的局面。
当双方的心情慢慢平复后,对于他人对我们错误的指责,可以选择在一个更合适的时机与对方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有利于对方更好地接受。
小编总结:每个人童年时家庭对道歉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影响人们在成年后对于道歉这件事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些家长善于通过以身作则,培养孩子道歉和接受道歉的能力,有些家长则从不道歉,导致这些孩子长大后很难摆脱不会道歉的怪圈。无论道歉的形式如何,令对方感到真诚的道歉便是有效的道歉。要做出真诚的道歉,首先我们需要确保体谅到了对方的感受,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缺乏真情实意的道歉,无论怎么修饰,听起来都是枯燥冷漠,无法达到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