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社会中,很多初中生都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上。他们会不停地踢椅子、打闹、背着背包转圈等行为,这不仅会打扰到老师和其他学生,而且还会影响他们自己的学习成绩。为了帮助初中生克服这些问题,家长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一些家长可以采用的方法:
一、建立规矩
家长应该向子女再三规范坐姿和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告诉孩子,坐直了、手放在桌面上、不打闹、不背包,这是基本素质。
二、培养集中精神的能力
家长可以在课外时间里,提醒孩子进行一些有节奏的活动,例如慢跑、国标舞、橄榄球等,让孩子在有规律的运动中提高集中精力和平静心态的能力。
三、帮助孩子养成自制力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轻易被别的同学带偏,要以自己身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习意识为出发点。
四、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让孩子知道,老师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指导者,需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家长要在孩子犯错误时,积极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也参与协助纠正不良行为。
五、鼓励爱好
家长应该评估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课外活动让他们参与。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提升对于学习的热情。